1
苗苗刚读完五年级,今年9月将满12周岁。前年暑假的一天,不到10岁的苗苗月经初潮了。
苗苗妈身高154cm,从小学到高中都坐第一排,排队永远是第一个。个子矮,是苗苗妈这辈子最大的遗恨之一。
苗苗爸173cm,即使在南方也只能算中等个。
因此苗苗妈特别关注孩子的身高,苗苗从小身高在班级里都是中等,这可能跟她在班级里月龄偏大也有关。
初潮时,苗苗身高只有144cm,体重90斤。
苗苗妈根据自己的经验,加上百度得到的信息:初潮后身高平均再长8厘米左右,这样算下来,最终也就是在152cm左右。
因此,当孩子问妈妈为什么内裤上有血时,苗苗妈简直觉得天都要塌了。她没有想到女儿不到10岁就来月经了,这可怎么办呢?
冷静下来之后,苗苗妈意识到女儿是性早熟。“性早熟”这个词她好几年前在电视上看到过,有记者采访一位儿科医生,医生说每年暑假要接待几千例性早熟,还分析了导致性早熟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她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性早熟的孩子长不高。
她没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女儿身上。
2
在网上泡了几天后,苗苗妈预约了上海一家知名儿科医院内分泌科的专家。
在医院量身高、称体重、做B超、测骨龄等,做了一系列检查。
说起测骨龄,苗苗妈一直以为是很复杂的事,没想到就是给孩子的手拍一张X光片,然后通过腕骨、籽骨等,以及骨骺线的闭合情况来判断的。
拍片的结果显示:骨龄13岁左右,医生看了片子后说孩子的骨龄是11-12岁。他解释他的判断和机器的判断出现偏差的原因是:机器的判断没有考虑性别差异。
此前,苗苗妈在网上了解到,女生的骨龄达到14岁后,就几乎不长身高了,达到16岁后,可以说完全不长了,因此孩子还能长两年多。
医生根据公式计算,预测苗苗的最终身高在154-156之间,也就是跟苗苗妈几乎一样。
医生认为苗苗虽然是性早熟,但不算特别严重,不干预也可以。要干预的话,费用比较高,而且孩子来得有点晚,效果不会非常明显。
说到这里,医生批评苗苗妈不够关注孩子的变化,没有早一点发现,苗苗妈为此很自责。
苗苗妈一辈子吃够了个子矮的苦,当然不能放弃干预,而且骨龄比实际年龄大这么多,即便不考虑身高问题也是不太好的,便向医生详细询问。
医生给的干预方案是这样的:
先注射抑制性早熟的药(醋酸亮丙瑞林),每个月一针,费用2000出头,打了后孩子月经就会暂停。这种药本身不会促进长高,只是抑制性早熟,抑制骨龄的快速增长。
期间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身高,如果三个月的身高增长少于1.5厘米,就可以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促进孩子长高,费用每个月大约4-5千块。
苗苗妈直白的理解是:打抑制骨龄的药,让骨龄等在那里,延长孩子长高的时间,然后让孩子抓紧时间快速增长。
如果两种药同时打的话,一个月的费用就要6-7千,一年下来可不是小数目。但为了孩子的身高,苗苗妈义无反顾。
医生告诉她,如果配合治疗,孩子的最终身高大约能增加5cm,那么就是在160左右。
“这5厘米太重要了,别说10万,就是20万、30万我也要给孩子打,没钱我卖房子都愿意。”
高个子可能无法理解苗苗妈,作为同是永坐第一排的矮个子,我对苗苗妈的心情非常理解。
3
在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后,苗苗在医院打了第一针抑制性早熟的药。并带了两针回家,在家附近的地段医院打。
第一针打完后没几天,苗苗又来了一次“月经”,医生说这是“撤退性出血”,之后苗苗果然不再来月经了。
三个月满,苗苗妈带孩子去医院复查,孩子长了2.7厘米,体重也长了好几斤。医生说身高增长不错,继续注射抑制性早熟的药,暂时不必打生长激素。
又过了三个月,复查,孩子这期间长了1.5厘米。再一次做B超,测骨龄,骨龄显示与之前一样,医生建议可以开始打生长激素了。
这生长激素可与一般的药物不同,是要每天打一针的,皮下注射,可以打在胳膊上三角肌、大腿、肚子几个地方。
每晚睡前打一针,意味着只能自己打。为此,苗苗妈学会了护士的工作:用针筒抽出注射液,注入药瓶,完全溶解后再抽出来,注射到孩子胳膊里。
这期间孩子仍然每月都注射抑制性早熟的药。
三个月后,苗苗长高2.5cm,再之后的三个月孩子却只长了1.1厘米,医生认为抑制性早熟的药物,对身高也起了抑制作用,导致生长激素效果欠佳。
孩子实际年龄接近11岁,骨龄显示12岁,差别不是很大,因此,医生建议停止注射抑制性早熟的药,只打生长激素一种。
这是去年暑假快要开学的时候,苗苗已经注射了一年抑制性早熟的药,半年生长激素,身高增长7.8厘米,体重长了6公斤。
4
在接下来的9个月里,苗苗继续注射生长激素,按时体检,共长了5.1厘米。
医生说三个月身高增长低于1厘米(数据一直在调整),就表示注射生长激素没效果了。
今年4月,苗苗妈给孩子停止了打针,她想让孩子自然生长。
现在,苗苗12岁差2个月,身高157.6厘米,体重54公斤。骨龄检测显示13岁。1个月前她来月经了。
苗苗妈说估计再长2-3厘米问题不大,这样也就到160了。
给孩子干预了1年零9个月,其中抑制性早熟的针打了一年,生长激素打了15个月,这两项费用在10万左右,路费以及各种检查费用加一起,差不多1万块。
11万,换来孩子身高增长5厘米。有朋友认为不值得,苗苗妈却认为很值,“她们不矮,所以没法理解矮个子的痛苦。”
关于副作用,苗苗妈告诉我,医生说副作用非常小。
她自己上网查看了很多“病友”分享的经验,有的说可能会导致孩子肥胖,苗苗一年半长了快20斤,不知道是否与此有关。
有人说其实只要抑制性早熟(骨龄)就可以了,不需要打生长激素。但苗苗妈考虑到孩子年龄已经比较大了,也就是说离所谓骨龄14岁很近了,她选择打生长激素。
她说孩子如果早几年去看,早干预,多半不必打生长激素。
5
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性早熟发病率约为1%,形象点说,每两个班级里就有一个孩子性早熟。苗苗妈说每次带孩子去医院,都要提前预约,还得排长队,简直人满为患。
什么原因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呢?
1日常饮食
早熟动物的饲料中添加了快速生长剂,其残余会被孩子吸收。家禽的头和脖子“促熟剂”含量高,孩子最好不吃。
反季的蔬菜水果,尤其是为了高价而催熟提前上市的,别给孩子吃。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导致氧化变性,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洋快餐、油炸食品要少吃。
2
保健品
比如动物的初乳、蚕蛹、蜂王浆等含有雌激素比较高;大补类的食品,比如人参、桂圆干、黄芪等等,会改变孩子的内分泌环境。还有一些儿童口服液、蛋白粉等。都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
3
成人化妆品
儿童的皮肤比成人薄,对外界的刺激很敏感。成人化妆品还有大量化学成分及各种激素,儿童使用的话,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导致性早熟。
4
媒体刺激
色情内容会刺激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启动。
5
肥胖
肥胖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可能导致性早熟。
6
开灯睡觉和睡眠不足
过度光照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光线会影响大脑中内分泌器官的正常工作,分泌的褪黑素减少,引起睡眠紊乱,并使得卵泡刺激素提前分泌,导致性早熟。
因此,孩子晚上睡觉,最好不要开灯,保证充足睡眠。
另外,晚睡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高,因为人体分泌生长激素最旺盛的时间是夜里10点到凌晨2点左右,期间如果孩子处于熟睡状态,则生长激素分泌得多,否则就分泌得少。
每个孩子情况不同,苗苗用的药物和治疗过程,都是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完成的,每三个月就要复查体检。
因此,她的治疗方案不可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