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经常问:生了孩子之后,要不要坐月子?如果你是过来人,被这问及这个问题的频率就更高了。对此小编的回答是:月子要坐,但要科学地坐!
1两种观念对待“坐月子”
支持:恪守各种禁忌
许多地方都有着坐月子的传统,月子里不能出门、不能下地、不能开窗、不能吹风、不能沾水、不能刷牙、不能洗澡洗头、不能吃蔬菜、不能吃水果、不能抱宝宝、不能看电视、不能用电脑用手机、不能做针线……诸多禁忌……
反对:无需坐月子
有人认为,坐月子只是中国人的恶习,产后应该跟正常人一样,根本不需要坐月子,该干嘛干嘛。
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面前,大部分中国妈妈迷茫了。这些妈妈的妈妈们,也就是老人,往往是传统月子的忠实捍卫者,督促新妈妈们恪守传统。但这么多的禁忌,让许多准妈妈和新妈妈不寒而栗:整整一个月不能洗澡洗头,如何做得到呢?
2月子到底坐不坐
答案是:坐!而且要坐42天。
但不是坐传统的月子,而是坐“科学的月子”——兼取中式月子和西式月子的精华,弃其糟粕。
3点评传统月子十大“习俗”
习俗1:不能吃盐
产后可以吃盐,只是宜清淡些,摄入盐量过多容易增加肾脏负担,但是如果完全不吃盐会导致体内水电介质失衡。
习俗2:不能吃蔬菜
产后可以吃蔬菜,而且需要多吃。蔬菜里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产后早吃多吃有利于保持肠道通畅,促进产后早日排便,这对产后恢复至关重要。
习俗3:不能吃水果
吃水果时放常温了再吃。因为产后体内要迅速排出多余的体液,会挥发大量汗液,吃太冷容易导致毛细血管收缩,不利于汗液挥发。(注意将水果煮熟了吃也不对,因为加热过程会破坏水果中的不少养分)
习俗4:各种忌口
如果说月子里真有需要“忌”的食物,其实主要是味儿太“冲”的,例如辛的、辣的、苦的……尽量选择口味平淡无刺激性的食物,既避免刺激产妇消化道,又避免食物影响母乳口味或引起宝宝过敏。
习俗5:不能洗头洗澡
古代卫生条件有限,所以才会流传下坐月子不能洗澡的旧规。其实,在阴道顺产情况下,产后体力恢复了,一般就可以洗澡了;如果顺产时进行了侧切,一般产后3至5天就可以洗了;如果是剖腹产,一般产后7~10天、伤口愈合了,也可以洗澡洗头了。但是洗澡洗头时需要注意保暖。家人应提前预热好卫生间,只洗淋浴不洗盆浴,洗后及时擦干、穿衣、晾干头发、避免感冒。
习俗6:不能刷牙
月子里不仅能刷牙,而且需要刷牙,需要比平常时更注意口腔卫生。产妇产后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口腔感染,加上月子里进餐次数多,如果不刷牙,食物残渣长时间停留,容易导致牙龈炎、牙周炎、龋齿等口腔疾病。
习俗7:不能用吹风机,更不能见风和开窗,避免“产后风”
产后利用吹风机吹干头发和身体能够避免感冒,是好事。而“产后风”多指过去接生时无法全面消毒导致的破伤风感染,现在已经非常罕见。如果长期不通风,会导致房间空气变差、细菌浓度升高,产妇和宝宝抵抗力下降,更容易生病。正确做法是:
1、每天通风2至3次,每次15至30分钟。
2、如果月子是在寒冷的冬天,通风时产妇和宝宝需换个房间,避免直接吹冷风
习俗8:不能下床
长期卧床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不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排气排便,进一步会引发便秘。再者,长期卧床也不利于恶露排出。
习俗9:不能用眼(看电视、玩手机)
完全是无稽之谈,产后产妇疲劳需要多休息,但并不代表绝对禁止用眼。正确做法是:
1、姿势应正确,时间应合适,每次时间都不宜超过半小时,也不能过于频繁。
2、看电视应注意保持距离。
3、每隔一段时间就应该起身走走、看看远处。
习俗10:禁止亲戚朋友探望产妇和宝宝
这一点倒是基本正确。经历分娩的巨大体力消耗后,产妇抵抗力下降,需要多休息恢复体能、调整适应新到生活习惯;宝宝还未获得足够的母乳和抗体,抵抗力也差。探望者太多,容易传染感冒等疾病,且影响妈妈和宝宝的休息。但是产妇和宝宝的房间也并非绝对的禁区。
注意进屋后更换干净衣物、洗手消毒,是可以进产妇和宝宝的房间的,也是可以抱宝宝的。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要先确定来访者没有感冒、结核等传染性疾病。
4科学坐月子记住10条
1、注意休息,适当卧床,避免提重物,以防脏器脱垂;
2、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加强卫生,减少探视;
3、注意保暖,避吹冷风,但切勿捂汗,出汗后及时更换湿衣;
4、定期洗澡洗头,注意保暖及时擦干,谨防感冒;
5、每天刷牙,餐后及时漱口;
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蛋白、谷物的适量摄入,但不可过量,避免大鱼大肉大量喝油汤;
7、合理用眼,电视电脑手机和书本要适当少看,但不是不能看;
8、多和宝宝亲密接触,有利于母婴联系建立;
9、记得及时收拢腹部。产后妈妈们的体质相对很弱,身体的各种韧带功能也不能及时恢复,很容易造成“空肚子”,像胃、子宫下垂等,会偶尔出现胃部疼痛、小腹坠胀等问题,要想减轻或是避免这些问题,建议妈妈们在产后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束腹,防止内脏下垂,改善产后出现的问题。
10、避免同房和盆浴。产后体力允许则应适当出门和社交,家人应多关注产妇,注意产妇的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