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见过这样的孩子:一言不合就动手打小朋友,别人家长天天找上门;带去咖啡馆玩,沙发上斑驳地留下他或深或浅的脚印,地上是他撕了一地的废纸屑;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不达成目的不罢休。
家长们感叹自己咋生了这么一“熊孩子”。殊不知,虽有天生迥异的气质类型,但从没有与生俱来的“熊孩子”。
“熊孩子”多半是家长不当的行为塑造出来的。
没错,谁也没想着去塑造,但却在日常言行中弄巧成拙。
1.父母对规矩的无感导致孩子无法无天
在游乐场玩时,心心手上揣着她的零食盒,一不注意就被经过的小男孩看上并一把抢去。蒙圈了的心心反应过来就上前去要。小男孩怎么都不给,躲过心心试图打开盒子,足足两三分钟,一旁目睹这一切的小男孩妈妈都没有表态。最后,这位妈妈反而开起了玩笑,对心心说:“那你告诉我们这盒子里是啥我们就给你呀!”
心心为难地涨红了脸,没有吭声。这位妈妈趁着小男孩不注意,忙把盒子递给心心,叮嘱道:“赶紧拿走吧,别让小哥哥看见了,要不又得抢你的!”
在一旁的我瞬间明白了小男孩是怎么变“熊”的。这位妈妈连最基本的是非对错观都没有,她不阻止孩子抢他人东西的行为,甚至还在别的孩子身上寻找解决之道。
“熊孩子”大多是没规矩的孩子。虽说现在都讲究“爱与自由”,不给孩子过多设限,但规矩的底线要守住。
我认为的规矩底线是不给他人添麻烦。
日本是非常注重环保的国家,他们习惯于把随身垃圾带回家,从不乱扔,即便是日本妈妈带着孩子去别家做客,孩子用过的脏尿不湿也会装包里带走,因为他们的垃圾要每天分类处理,如果朋友家没有孩子,尿不湿可能几天都得不到处理,最后发臭,就给别人添了麻烦。
得知这件事,让我很受触动。也让我更加细心地审视自己有没有给他人添麻烦。
带着心心坐出租车时,我总会第一时间把心心的鞋脱下,因为孩子时常到处乱踩乱蹭,弄得椅背、座位上全是脚印。就算孩子不愿意,也要坚定到底,在生活的细微中向他灌输“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观念。如此,她会逐渐内化,注意到自己的言行。
2,父母不经意的小举动被孩子吸收
前段时间,我和心心在家爱玩一游戏,我蹲在地上,她把我推倒。每次当我夸张地摔到在地,她就会开心地咯咯笑。大概是体会到了自己的力量。
没想到,之后她和别的小朋友玩,就产生了“暴力”倾向,和小姐姐玩的好好地,一把将人推倒在地,疼的小姐姐哇哇大哭,心心在一边惊慌失措。
能联想到这举动与我在家和她游戏的方式有关,还是因为更早之前的一件事。
那时,心心常和叮当一起玩,俩孩子都才一岁多一点,叮当开心时总忍不住抓心心的脸,抓地心心大哭,也不免在脸上留下了几道痕。看着小花猫一般的心心,我自然心疼不已,叮当妈也很愧疚,但不知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行为。直到有天看见叮当爸在沙发上逗孩子玩,叮当抓爸爸的脸时,爸爸就开心大笑,叮当就继续抓……
父母无意中的小举动会被孩子吸收,当你总说“再不乖就要打了”,他也会倾向于用暴力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当你在孩子伤心大哭时,没心没肺地说:“没事,有什么大不了的”,你难过时,孩子也会视而不见,再轻快地附加上“没事的啦”。
所以,孩子的“熊”多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3,父母不足够坚定的态度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塑造
朋友M常跟我说起自己家娃,才4岁多就管不住了,如果不让她做什么,她能连哭1小时,没人能收得住,只有父母妥协满足她才罢休。
“为什么茜茜这孩子脾气这么倔?”M感叹。我也不知原因,直到有天,我们一起带娃出去玩,才发现了根源所在。
在商场里,茜茜看上了一款芭比娃娃,缠着M买。M不同意,原因是这个月茜茜的零花钱已用完,如果想要可以继续攒钱下次买。理由很充分,可孩子就是不接受,赖在玩具店不走,好说不行,M生气了,茜茜却更甚,直接大哭起来,可怜兮兮地拉着妈妈:“妈妈,给我买一个吧!买一个!”
哭到十几分钟的时候,原本坚定的M架不住茜茜的哭闹,心软下来,跟我商量:“孩子这么喜欢,要不算了吧,哭这么久了,再哭要哭坏了。”于是转身拿着玩具去付钱,茜茜见妈妈同意,立马刹车,破涕为笑。
走出商场,我忍不住问:“经常这样吗?”
M无奈地说:“是啊,实在是搞不定,又一想,没多点事儿,何必弄的娃这么不开心。”
有多少父母像M一样,知道规矩在哪,却不够坚定。原本哭闹两分钟就妥协,心想着这次要给孩子立好规矩,于是孩子哭了五分钟也无动于衷,却又偏偏在十几分钟时缴械投降,顺了孩子。这样的不坚定其实是反向强化并升级了孩子的不良行为。让孩子明白,原本两分钟能耍赖争取到的东西,现在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哭闹得更久更凶才会得到。
所以,做父母的要少对孩子设限,一旦设限了,就请100%坚定。
“熊孩子”不是一天炼成的,根子多半在父母这。孔子说:“行有不得,反诸求已”,在育儿上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