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教 > 行为心理

如何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性格心理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8-24 00:03:38
The Beginning

  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个人的世界观。感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因此,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感恩父母、感恩亲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地球,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该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之心是一切道德的起源。孩子幼小,这种感恩之心不是用说教可以教导、培养起来的,作为父母自己首先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在爱的氛围中感动孩子,在爱的陶冶下感化孩子,在爱的弥漫下感染孩子,使他们能够在这种有情有爱的教育中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其实,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对于孩子的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价值,感恩教育在孩子家庭教育中也占有独特的地位。Ybe育儿早教网

  一、感恩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Ybe育儿早教网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幼年时期开始教育是不那么困难的,但以后矫正缺点的再教育就困难得多,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与此同时,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最信任的人,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家庭成为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家庭中实施感恩教育可以借助孩子可塑性强的特点,用父母的行为来感化孩子,从点滴的小事中感染孩子,逐步根据孩子自身道德发展特点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感恩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必将受到子女与父母依恋关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其他任何关系都无法取代的。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助于孩子道德品质的发展,而父母与孩子的这种独特的关系,对于其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心理氛围和保障,为家庭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条件。Ybe育儿早教网

  二、家庭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场所Ybe育儿早教网

  首先,把感恩教育渗透于生活中:培养孩子识恩、知恩之心。Ybe育儿早教网

  家庭是孩子的主要活动场所,孩子经历着、感受着家庭的一日生活所带给他们的一切体验。如果父母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契机,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识恩、知恩,培养他们的识恩、知恩的能力和心向,必将取得很好的效果。首先,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有一种泛灵主义的特点,认为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感觉的,因此,家长可以借此采用移情的方法,让孩子学会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感、控制消极行为,从而引导孩子做出互助、分享和谦让等积极行为。其次,作为家长,应尽可能在家中创设感恩的氛围, 并且为孩子提供多种实践机会,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有意识的抓住时机,启发、诱导孩子对别人的利他行为进行识别和感受。另外,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讲短小精悍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使孩子明白感恩的道理,逐步培养孩子的识恩、知恩之心。Ybe育儿早教网

  其次,注意父母的表率作用:培养孩子感恩、施恩意识和行为。Ybe育儿早教网

  孩子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此,家人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的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因此,作为家长,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以身作则,做好感恩的表率。不仅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常怀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睛看待周围一切,而且还要用自己的爱引导孩子、感染孩子。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关爱或帮助家长时,家长应敏锐体察,适当感谢和鼓励孩子。家长的这种感恩方式,不仅言传身教,使孩子切身体会到家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也使孩子体会到了施恩的快乐。因此,家长的表率行为,对引导孩子感恩、施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Ybe育儿早教网

  再次,强调健康的感恩行为:避免感恩教育的异化。Ybe育儿早教网

  古人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自古以来,知恩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人却故意扭曲了对知恩报恩的理解,破坏了原本和谐的传统精神。因此,家长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时候,应注意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让孩子首先明确感恩的真正内涵,让孩子懂得“何为恩”、“何为健康的知恩报恩”;让孩子的感恩成为他们自觉自愿的健康行为,而非一种异化的感恩;让孩子在家长的感恩教育中,体会爱、懂得爱、分享爱、施于爱,享受一个健康、快乐的家庭生活。家长只有为孩子提供一份健康的感恩教育,孩子才能在爱与被爱、尊重与信任中展示生命的灵动和飞扬,从而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深远的基础。Ybe育儿早教网

  孩子的感恩之心需要从小培养,需要从生活当中的点滴小事培养,更需要爸爸妈妈们的榜样作用,希望父母们正确教导,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Ybe育儿早教网

THE END

TAG:孩子  之心  家长  父母  家庭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