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给予过多的爱,其实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作为家长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但是在无形当中伤害到了孩子,接下来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01、世上的爱有很多种,父母对孩子的爱可以说是最天然,最持久和无私的了。
可就是这最纯粹的爱,如果表现的形式和方法出了问题,也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1. 生活自理能力差
小白(化名)是王猛的初高中同学,在小白看来,王猛父母在对王猛的保护上有些过度了。
据这位同学回忆,当时王猛学校到家的距离只有几分钟,但只要是下雨天,下晚自习前,王猛的父母一定会准时出现在教室的后门,手上一定是拿着一把雨伞和一双雨靴,连续几年都是这样。
虽然我们不得而知王猛在父母照顾下的生活细节,但是不难推理的是父母的“无微不至”,也是王猛反复强调自己动手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2. 缺乏社交能力
看似优秀的王猛,其实内心孤僻、自卑,严重缺乏社交能力。
在王猛看来,这和父母对他的控制不无关系。
父母对他的爱和保护已经异化为了压力,并且超出了王猛的承受范围。
“我母亲一直倾向于把我关在家里,喜欢按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
王猛至今记忆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
那时学校要举办文艺演出,前一天老师要求大家统一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演出时却只有王猛没按要求着装。
“我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的请求也没被准许。”在穿衣的事情上,这不是孤例。
王猛说,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审美来置办的,几乎没有一次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选择的。
王猛是大院子弟,从上小学到高中毕业,所有的生活圈子几乎都在这个院子里,“包括朋友,都是他们(父母)认识、了解或者听过的,跳出学校的几乎没有”。
正是这一封闭单纯的环境让王猛的社交能力从小就受到了影响,长期与同学的难以相处也让他对人际交往不再期盼。
原本以为,考上北大,就能远离家乡,逃离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没有。王猛的爸妈给在北京的大姨打电话,请她之后多多照顾儿子。
结果可想而知,大姨果然像父母一样“照顾”王猛:不断给他打电话,甚至私下里联系他同学了解情况。
在王猛看来,这不是照顾,就是一种控制,让他压抑、喘不过气。
3. 无法正常感知爱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都会发自内心地渴望来自父母的保护和支持。
当我们有感情需要的时候,如果对方及时的给予了我们想要的,那相互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加强,亲子关系也是如此。
但是在王猛看来,每次他需要父母挺身而出的时候,他的父母都没有做出他期望的反应,更多的是说教式地把他往外推。
所以在王猛的印象里,爸妈向来不支持他。
王猛说:
小学时,因为不会剥鸡蛋,他遭到同学的取笑,后来传到家里亲戚耳里,又一次遭到了亲戚的取笑,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但面对取笑,家人从来没有保护过我。
上学择校的问题上,同样有类似遭遇。
王猛称,在大院学校上高中时,一次向父母反映自己调座位后身边环境变得糟糕时,却遭到了父亲的打骂:
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
高二时,再向父母反映学校的处境,提出想跟校方谈谈时,父亲依然没有支持,而是说“你必须学会跟任何人相处”。
每当王猛提出自己的诉求时,爸妈都是一票否决,一律以标准式的说教来终结问题。
孩子的情绪需求从未得到满足,而且还要承受父母对自己更高的要求,能不压抑吗?
王猛表达最多的就是父母不顾他的感受。
感受说起来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但其实不然,逻辑学里认为人的想法是主观事实,不会凭空产生,它的来源依然是现实中的事物或事件。
正是长久以来,王猛与父母之间的大大小小不愉快的事情、积累的伤害,才让他的这种负面感受深刻且不容置疑,不可推翻。
不理解、不保护、不支持,导致了王猛消极的人生态度,在他的内心深处,自己是孤独的,缺爱的。
爸妈的爱和保护更像是冷冰冰的冰块,不断地击打在他的心上,留下一个个坑。
长此以往,他的心也封闭了,感知不到美好,也不愿意去发现美好。
所以这么久过去了,没有一件事能淡化和抹去父母对他的伤害,他也无法通过自己的调整让此事翻篇。这段成长经历带给他的,是每想一次就痛一次的伤痛。
最终,他选择通过拉黑断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绝望。
02、也许你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也许你的孩子还刚刚出生;也许,你还没有自己的孩子。
也许你和孩子相处愉快,家庭氛围和谐;也许,你和孩子总是说不到一块去,你们之间没有你想要的亲近感。
不管你是上面的哪一种,给孩子适度的爱,恰当的保护是值得每一个人深思的问题。哪怕你暂时不需要考虑育儿问题,但是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也都要面对这个问题。
1. 学会放手
爱并不一定是时时刻刻把对方攥在手里。
放手,会让孩子超出你的控制范围,也许他会因此受到一些伤害,比如摔跤、和别人产生矛盾。不过这不就是他需要经历的吗?
不要为了自己内心片刻的安宁,去剥夺孩子经历的权利和机会,这些都是他宝贵的财富,日后都将沉淀为他强大的力量。
2. 给予及时的支持和鼓励
每个人都会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这就是人性。
所以,即便是你的孩子,他也需要你的喜欢。
喜欢的表达不一定是直白的语言,也可以是更具体的行动,比如支持、鼓励、肯定、赞美。
这些正向的行为暗示,会在孩子心里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善良温柔的妈妈和和蔼可亲的爸爸。
你要相信,先入为主的魔力是惊人的,形象一旦形成,在孩子们的脑子里就是根深蒂固的。
3. 有效的沟通是任何时候都必不可少的
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可是随着他的成长,白纸上会逐渐有他自己的内容和颜色。有一些是受你影响,父母给予的;还有一些是他自己形成的,与你无关的。
慢慢的,他的认知体系会形成,并随着他阅历的增长而不断丰盈和更进。
其实当孩子有了基本的表达和思考能力的时候,他就开始和你产生矛盾了。
你所表达的话也许初衷是关心,但选择了一种对方不喜欢的方式,那可能在孩子看来就是控制,他不但没有感恩还会厌恶。
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经常和孩子沟通,发现他们思想里的微妙变化,以此来及时调整自己语言和行为的方式方法。
并且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才能形成有效沟通。
03、亲子关系里的鸡同鸭讲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白天不懂夜的黑也是一件挺无奈的事。
王猛的父母到现在都无法理解自己的儿子为何要如此固执、极端、抓住过去不放。
很多事情都是不可逆的,比如孩子的成长,很多重要的节点,错过就是错过了,弥补远比你想象中难得多。
不久的将来,我也会组建自己的小家庭,我会有自己的孩子。
到那时候,我会尽我所能地保护他,但是是在他需要我的时候。
我希望自己的保护对他来说,不是让他绝不受伤,而是受该受的伤,但是转身我的拥抱和创可贴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