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对孩子进行第二次伤害
在超市门口,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拿着一串钥匙飞快地朝停车处跑去。
因为跑得太快,到了一辆自行车跟前,他怎么都收不住脚,小男孩连人带车摔倒在地,无措地“哇哇”大哭起来。
随后赶来的孩子妈妈并没有第一时间抱起孩子,查看他有没有受伤,或是给他一个爱的拥抱。而是气急败坏地说:“哭什么哭,让你慢点,你就是不听!摔着了,你还有脸哭?”
孩子一边哭,一边委屈地举起手中的钥匙说,我想帮妈妈开锁。
“都说了你不会开,偏要逞能。刚买的裤子都刮破了,讨厌死了!”年轻的妈妈一边絮絮叨叨地发泄着,一边把趴在地上抽泣的孩子拉了起来,没好气的问:“摔哪了,还疼吗?”
小男孩可怜巴巴的抹着眼泪,小心翼翼的说:“不疼了。”
妈妈拉着他离开了。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想起小男孩那令人心疼的表情,我想这位妈妈一定不明白,和外界的伤害相比,来自家人的二次伤害,更让孩子痛苦无助。
就像同事张姐的女儿小悦。
小悦今年读高二。在长辈眼里,她是个长相漂亮、谦逊有礼、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在同学眼里,她既是校花,又是学霸,更是众多小帅哥的暗恋对象。
按说条件如此优秀的小姑娘,又正值美丽的豆蔻年华,应该是阳光灿烂、自信洒脱的美少女一枚。
可生活中的小悦却是个存在感极低的姑娘。她沉默寡言,做事缩手缩脚,常被同学们说成是故作高冷。
小悦说,我从不觉得自己出色,相反我总认为自己不够好,从小到大我一直被一种强烈的自卑感控制着。努力学习也只是为了让妈妈高兴点。
小悦之所以如此自卑无助,和她妈妈有极大的关系。就像小悦说的,她是在妈妈的责骂中长大的。
小时候,妈妈买回来一摞漂亮的小花碗,小悦自告奋勇地想帮妈妈把碗搬到厨房去,谁知地板打滑,她竟抱着碗摔在了地上。
碗碎了,她的手腕也划破了,看着一地碎片和手腕上不断涌出的鲜血,小悦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妈妈骂她,啥事也干不好,连只碗都拿不住。
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了,回到家她告诉妈妈,妈妈说,就你那窝囊样,人家不欺负你,欺负谁?
初中时,小悦和同学相约一起去逛街买衣服,临行前妈妈给了她三百元钱,并叮嘱她拿好,别丢了。买衣服时她才发现,钱没丢,爸爸刚给她买的新手机却被偷了。
单纯的小悦第一次遭遇世间的黑暗,惊慌无措地哭着跑回家告诉妈妈。妈妈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你都这么大个人了,连个手机都看不住,要你有什么用?
小悦说,从小到大她时常遭到妈妈这样的责骂,虽然这让她很难过,可想想又觉得,妈妈骂得都对,为什么小偷不偷别人就偷我?我就是太无用、太无能了。
小悦每次受到伤害时,没能从妈妈那里得到温暖和安慰,反而是更多的批评和责骂。长此以往,她就认定是自己不够好,所以才会自卑绝望又无助。
网上曾报道过一女孩被欺凌后服毒自杀的消息,她在遗书中声称,是我不好,让全家人跟着丢脸。我太脏了,离开这个世界是最好的选择!
女孩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她受到伤害后,家人不但没有报警,反而怕事情传出去,丢尽全家人的脸,母亲还反复辱骂她。
谁让你那么晚出去?
你当时为什么不反抗?
这样子以后谁要你?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受害者有罪”论。当正常人不能有效的为受害者提供帮助,以维护公正时,就容易转向非理性的责备受害者,说服自己,这是受害者应得的,因为他本身有错,因此世界还是公正的。
最可怕的是我们的家人、父母,也是秉持“受害者有罪论”的人,不能在孩子受到伤害时,第一时间去接纳她,包容她,用爱去温暖和抚慰她,而是用赤裸裸的语言暴力和冷冰冰的态度,在孩子的伤口上继续撒盐、捅刀子。
因为很多时候,在孩子的记忆中,让他们更难过的并不是伤害他的人或事,而是受到伤害时,家人对他的态度,要么无动于衷,要么大肆指责谩骂。
正是家人的这种态度和言论造成的二次伤害,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而正是这些挫折和困难,不断地锻造孩子的品质,完善孩子的三观。
因此孩子的成长不怕挫折,怕的是他们在遇到挫折时,父母不能在精神上给他一个强大的支撑,免他恐惧、焦虑、无助。
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和包容。就像,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的:
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富有爱心的父母,善于审视孩子的需求,作出理性客观的判断。
他们甘心陪伴孩子一起经受痛苦和折磨,让孩子领悟痛苦的内涵和真谛,使他们明白:父母愿意陪着我忍受痛苦,痛苦就不是那么可怕,而且未必是太坏的事,我也应该承担责任,面对属于自己的痛苦。
因此,作为父母,在孩子遭遇不幸时,千万别继续对他进行第二次伤害,而是应该坚定的告诉他,宝贝,别怕,有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