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赏和惩罚是家长跟孩子之间相处的两大法宝。
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这两种方式就像是条件反射一样,完全按照本能来运用。比如孩子学会了穿衣、碰掉了东西知道捡起来,就习惯性地给予夸奖或奖励;孩子不听话、考试成绩差,就板起脸来发火。
这种没有讲究方式的奖赏和惩罚,在短期内也许能取得一些效果,比如制止了孩子的不当行为等,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效果并不佳。
先来看对孩子的奖赏。有观点认为,多鼓励孩子有利于心理健康。每每做对了事情之后父母的一句“你真棒”或许可以让孩子得到暂时的满足,但当这种鼓励的声音不在耳边时,孩子是否还愿意把事情做好?
另外,一些外部的物质奖励也是有利有弊的。为了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跟孩子约定“读一本书就给你20块钱”。这种做法确实能更快地让孩子捧起书本,但是其读书的初衷却是为了零花钱,这是我们想让孩子养成的读书习惯吗?
而惩罚所带来的效果也是治标不治本。惩罚的本质是强制服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效果——受到“不给糖果吃”、“打你一顿”等威胁后的孩子可能会立即停止哭闹、乖乖听话;考试成绩太差被斥责一顿后的孩子脸上露出了愧疚与悔恨并表示要改正……但是后续效果如何呢?不听话的孩子下次还是会用哭闹换取糖果,成绩不好的孩子会因大人的一顿发火而将自己的压力转移到了大人身上,并不知道该如何改正。
下面来看一个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场景:
孩子坐在游乐场的小火车上玩得兴起不肯下来,而妈妈看到天快黑了急着回家,就和孩子商量。
“如果你下来,那么我就奖励你一个贴纸,好不好?”孩子玩得高兴,不愿意。
“如果你再不下来,那么我就不给你吃冰淇淋。”孩子看了一眼板脸的妈妈,委屈地开始哭。
于是妈妈更加急躁,孩子哭得更大声……一边训斥,一边提高奖励,最后孩子终于屈服了下来回家。但一路上妈妈十分生气,孩子仍然不满。
奖赏和惩罚在这个案例中最终确实起了作用。但是孩子并没有学会为什么要听话?要如何合作?什么是对的事情?
我们再来看这一场景里另外一种解决方式:
“妈妈知道你喜欢玩小火车,妈妈让你回家你生气……但是天快黑了,路不好走,你能帮妈妈一下先回家吗?我们明天再来玩?”孩子看着妈妈,有些委屈和踟躇。此时妈妈趁机把孩子抱在怀里,用温和的语气哄着。孩子虽然还会有不满,但因为妈妈情绪的不满会逐渐消退,恢复如初。最后两人回到家,孩子会记得自己是在帮助、在合作。
由此可见,用贴纸和小红花的奖励来操纵孩子并不是基本的教育策略,无法养成正面的行为模式;用威胁和打骂的惩罚所带来的效果只是制止行为而不是正确的规范。作为家长,从技术层面来看,在运用奖赏和惩罚要特别注意方法。
首先,要明确奖赏和惩罚的目的
奖赏能不能使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惩罚除了及时制止外还有没有更长远的效果。在明确了目的之后可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将两者配合使用,比如有的孩子是“吃软不吃硬”,就可以适当减少惩罚以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奖赏不能太过频繁
过度的奖赏反而对孩子不好,间歇性的奖赏模式更有助于延迟满足和培养长期习惯。但每次的奖赏一定要及时,更方便孩子建立自身行为与良好行为之间的联系。另外物质性的奖励要注意努力把这种外在动力转换成内在动力,比如在初次刺激之后逐渐减少频率和数量直至使孩子适应没有奖赏下的自主尝试。
最后,惩罚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原因
惩罚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原因,不然惩罚于孩子而言就只是父母的一种发泄手段,情绪化的表达一般效果寥寥,还会给孩子留下父母“喜怒无常”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