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现代,我们将月亮逐渐被遮住的天象称为月食,但是在古代,人们将其称为天狗食月。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古代的这一叫法,但具体为什么要这么叫?它有什么样的象征寓意?就没有过多的去了解了。那么,你知道天狗食月的寓意和象征是什么吗?此外,天狗食月的天狗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天狗食月的寓意和象征
天狗食月
在古代,天狗食月象征着不祥之兆,预示着灾难即将发生。不过,这是古代科技不发达导致的迷信说法,科学来说,天狗食月就是月食。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日食、月食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证。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不是每次都发生日食,发生日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发生日食,因为月球运行的轨道(白道)和地球运行的轨道(黄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有5°9′的夹角。其二,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
由于月球、地球运行的轨道都不是正圆,日、月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近时远,所以太阳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伪本影(月球距地球较远时形成的)和半影。观测者处于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全食;在伪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环食;而在半影范围内只能看到日偏食。
月球表面有许多高山,月球边缘是不整齐的。在食既或者生光到来的瞬间月球边缘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阳时,未遮住部分形成一个发光区,像一颗晶莹的“钻石”;周围淡红色的光圈构成钻戒的“指环”,整体看来,很像一枚镶嵌着璀璨宝石的钻戒,叫“钻石环”。有时形成许多特别明亮的光线或光点,好像在太阳周围镶嵌一串珍珠,称作“贝利珠”(贝利是法国天文学家)。
无论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环食,时间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够看到日食的地区也很有限,这是因为月球比较小,它的本影也比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扫过的范围不广,时间不长,由于月球本影的平均长度(373293公里)小于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384400公里),就整个地球而言,日环食发生的次数多于日全食。
天狗食月的天狗是什么?
天狗食月现象
天狗,日本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生物。在日本的一般说法认为,天狗有又高又长的红鼻子与红脸,手持团扇、羽扇或宝槌,身材高大、穿着"山伏"(日本服饰的一种),背后长着双翼。通常居住在深山之中,具有令人难以想像的怪力和神通,腰际悬著刀,穿着日式传统高脚木屐,随身带着蓑衣以便随时把自己隐藏起来,也具有不可一世的傲慢姿态。通常居住于深林之内,寻常人不敢靠近。
历史记载:
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月食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其次是中国公元前1136年的月食记录。月食现象一直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古代中国与非洲民间认为月食是“天狗吞月”,必须敲锣打鼓才能赶走天狗。在汉朝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食的部分原理,他认为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阳的光挡住了,“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从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而推断地球是球形的。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和公元前2世纪的伊巴谷(Hipparchus)都提出通过月食测定太阳一地球一月球系统的相对大小。伊巴谷还提出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同时观测月食,来测量地理经度。2世纪,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记录来研究月球运动,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今日。在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前,科学家一直通过观测月食来探索地球的大气结构。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