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的故事,《儒林外史》主要讲述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本站为您提供更多相关信息让你了解。
《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写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一词源出《史记》“儒林列传”,是“儒者之林”的意思,指代的是学术界。按照史记说法,国史列传都是正史,作者专门以“外史”为书名,正是为了区别于正史。此书主要讲述了封建社会时期,知识分子在科举制度下的人性变质、心灵上的麻木虚荣和精神上的腐败堕落,通过对一些啼笑皆非的事件的描写,讽刺揭露了当时社会的官僚主义、人们为了功名利禄不惜牺牲人性美好、以及整个社会风气腐败变质的现实状况,以强有力的文学武器控诉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虚伪和卑劣。
清代科举以八股文为主,这种文体考试不仅落后,制约人的思想和想象,而且由于文体复杂,根本无法选拔出真正杰出的人才,这种制度运行到最后反倒成为了徇私舞弊的温床,为那些王公贵族敞开了掏钱买官的大门。吴敬梓出生名门,他亲身体验过科举考试,明白其中的弊端和核心危害所在,在考了几次后,他对当时的科举制度彻底失望,并对其中的丑恶又黑暗的人性进行了无情地揭露。
《儒林外史》从明末开始,一直记述到清初,在时间上横跨了一个朝代。故事的主要人物有王冕、周进、范进、严致和、严致中、匡超人、沈琼枝等,通过这些人物,作者还原出了那个时代的真实人物形象,用一种悲喜交融的艺术形式,为我们展现了封建时期人性的百种形态,后人正是借助这些认识到了落后科举制度对人的危害和摧残。
整部作品虽然是长篇,但是里面却由一个个短篇构成,而且各个短篇彼此联系,互为环扣,没有给人造成脱节之感,在清代的长篇讽刺小说艺术中堪称典范。此书用语辛辣深刻,白描手法精确到位,加上悲喜交融的手法运用,给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增添了不少艺术色彩。尤其是《范进中举》和《严监生》那两篇,非常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科举疯子和一个超级吝啬鬼的形象。范进一听说自己考中了,就马上疯掉,需要别人用巴掌击打才猛然醒悟,这种扭曲人性的不正常现象,无疑是对封建科考制度的打脸讽刺,而严监生临死前那两根放不下去的手指,也艺术化地表现出了人物既可笑又可悲的生命结局。辛苦了一辈子,当死亡来临,人心里记挂的却是两根浪费灯油的稻草,这样的人生活着跟没活又有什么不同呢?
《儒林外史》的问世,在中国小说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后来的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它的影响,直到五四新文学上台,这股讽刺小说的势头才从中国文学中逐渐衰减,直至彻底消失。
以上就是本站网»儒林外史的故事(《儒林外史》主要讲述的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了,更多精彩请关注本站号公众号。
TAG:[db: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