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 > 美词佳句

六字箴言:让句子干净利落,有笔力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1-24 12:56:59
The Beginning

每次动笔写故事,写着写着就想补充很多细节,结果文章变长。Bgp育儿早教网

变长不一定是坏事,但读起来婆婆妈妈,语句拖泥带水,想删减又无从下手,怎么办?Bgp育儿早教网

比如以下这段文字:Bgp育儿早教网

刘十三一点点收拾自己的情绪,慢慢从失恋的阴影里抬起头来,仿佛世界焕然一新,重见天日,整个人脱胎换骨,得到新生了。五天前,他还觉得世界都塌了,天空是灰色的,花儿是萎靡的,悲伤像洪水般蔓延开来,淹没了每一个人的头顶。Bgp育儿早教网

乍一看,好像文采不错。Bgp育儿早教网

仔细一读,你会发现,作者在同一个意思上,重复用了很多看起来高大上的词语:焕然一新、脱胎换骨、得到新生。Bgp育儿早教网

另外,情感也有矫揉造作、过度渲染的嫌疑,“悲伤像洪水般蔓延开来,淹没了每一个人的头顶。”Bgp育儿早教网

说白了,悲伤就是刘十三你自己的事,跟他人无关;说什么“淹没每一个人的头顶”,这不是强加于人,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Bgp育儿早教网

初学写作,不知不觉就犯了类似的毛病,还有救吗?Bgp育儿早教网

今天分享一个“六字箴言”:去、剔、减、多、克、控,希望能帮助你逐步学会简练表达,写出笔力。Bgp育儿早教网

01Bgp育儿早教网

去掉可有可无的“的”“了”“着”等虚词Bgp育儿早教网

什么叫虚词?Bgp育儿早教网

跟虚词相对的就是实词。Bgp育儿早教网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这样说,实词就是有实际意义的词,比如你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像“树林、面包、奔跑、咳嗽、苗条、美丽、十五、你我他”等等,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Bgp育儿早教网

其他的就是虚词。Bgp育儿早教网

虚词在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Bgp育儿早教网

句子里面可有可无的虚词,往往使句子读起来不够干净。比如:Bgp育儿早教网

她走进屋子里来了。Bgp育儿早教网

改成:Bgp育儿早教网

她走进屋。Bgp育儿早教网

改完后,意思不变。Bgp育儿早教网

这就说明原句中的“子、里、了”其实都是多余的。Bgp育儿早教网

又比如:Bgp育儿早教网

在房子顶上,有一只褐色的大鸟咕咕地叫着。Bgp育儿早教网

改成:Bgp育儿早教网

房顶上,一只褐色大鸟咕咕地叫。Bgp育儿早教网

是不是意思也一样,但去掉多余的虚词,句子看起来精神抖擞了吧?Bgp育儿早教网

前一种写法,中小学生经常出现,如果成人写作还保留那样的习惯,就得改改了。 Bgp育儿早教网

02Bgp育儿早教网

剔除琐碎的日常口语Bgp育儿早教网

日常生活中,咱们说话大多是随意的、不加思考的,经常出现重复啰嗦,甚至颠三倒四的现象,但不影响我们交流。Bgp育儿早教网

因为有一定的语境支撑,大家都能理解。Bgp育儿早教网

比如,到饭点了,有人在楼下喊一声:“吃饭了!下来。要去居委会办事。Bgp育儿早教网

听到的人,就明白该吃饭了,吃完饭还得去居委会办事,这是在催促你抓紧点。Bgp育儿早教网

可是,如果单独把这句子拎出来:Bgp育儿早教网

吃饭了!下来。要去居委会办事。Bgp育儿早教网

有什么感觉?Bgp育儿早教网

是不是觉得有点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莫名其妙。Bgp育儿早教网

这就是缺少语境支撑。Bgp育儿早教网

写作时,要防止类似现象发生,剔除琐碎口语。Bgp育儿早教网

这不仅为了保持语句干净利落,还体现对作者的尊重。Bgp育儿早教网

逻辑不顺、废话连篇,这是伤害读者。Bgp育儿早教网

又比如下面的句子:Bgp育儿早教网

姐,去不去超市?我和你一起去超市。Bgp育儿早教网

吃好饭,嗯嗯,好的呀,我们一起去超市吧。Bgp育儿早教网

应该改为:Bgp育儿早教网

姐,一起去超市?Bgp育儿早教网

好,吃好饭,一起去超市。Bgp育儿早教网

意思变得简洁流畅。Bgp育儿早教网

这里的“剔”与上文的“去”看似差不多,实则有别。Bgp育儿早教网

去,看到多余的直接去掉;剔,看到多余的,想一想,挑出来再去掉。Bgp育儿早教网

03Bgp育儿早教网

根据上下文,使用代词,减少重复Bgp育儿早教网

读文章,最怕重复。浪费时间不说,还让人觉得浑身难受。比如下面的语句:Bgp育儿早教网

秋高气爽,老友和我一道去秋游。老友和我走进人民公园,桂香阵阵,老友和我选了个幽静的位置,坐下来,老友和我边吃边聊,好不快活。Bgp育儿早教网

看出重复了吗?读到这样的语句,有没有一种倒胃口的感觉?Bgp育儿早教网

可改为:Bgp育儿早教网

秋高气爽,老友和我一道去秋游。我们走进人民公园。桂香阵阵。选了个幽静的位置,坐下来,我们边吃边聊,好不快活。 Bgp育儿早教网

04Bgp育儿早教网

多用三字句、四字词Bgp育儿早教网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三字句和四字词,使用得当,会有一种特别的精炼之美。Bgp育儿早教网

如果是古诗词,三字句搭配使用,更具节奏感、韵律美。Bgp育儿早教网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Bgp育儿早教网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Bgp育儿早教网

——温庭筠《更漏子》Bgp育儿早教网

“玉炉香,红烛泪”,不但前后对应,画面凄美,而且读起来节奏感十足,像是“叮叮当”的音乐声。Bgp育儿早教网

“梧桐树,三更雨”,仿佛能听到雨打梧桐叶的声音,与“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呼应,字字珠玑,句句动人。Bgp育儿早教网

在现代文里,三字句同样精炼,富有表现力。Bgp育儿早教网

比如:Bgp育儿早教网

花径的北端有两大片洋葵,深绿叶,浅红花……Bgp育儿早教网

——老舍《非正式的公园》Bgp育儿早教网

两组三字句,就把洋葵的形象描画出来,颜色鲜艳,给人鲜明印象。Bgp育儿早教网

四字词,包含成语,是极为简练的,往往能单独成句,言简意丰。Bgp育儿早教网

比如:Bgp育儿早教网

大中桥外,顿然空阔,和桥内两岸排着密密的人家的景象大异了。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Bgp育儿早教网

右岸的河房里,都大开了窗户,里面亮着晃晃的电灯,电灯的光射到水上,蜿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膊。Bgp育儿早教网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Bgp育儿早教网

“大中桥外,顿然开阔”此处起笔,给读者一个显豁的镜头。Bgp育儿早教网

前一个四字词,指明方位;后一个四字词,点出开阔之感。Bgp育儿早教网

“疏疏的林,淡淡的月”颇有点诗歌的味道,AABC式的四字词,极其简明地勾勒出淡月疏林的平淡之美。 Bgp育儿早教网

“蜿蜒曲折,闪闪不息”把灯光打在荡漾的水面上,光随水动、水与光舞的动态美表现得十分清晰。Bgp育儿早教网

用好三字句、四字词,给人感觉惜墨如金,却能韵味十足。Bgp育儿早教网

如果拿捏得当,多多益善。Bgp育儿早教网

05Bgp育儿早教网

克服惰性,打破习惯表达Bgp育儿早教网

从小到大,我们都有不少习惯表达。Bgp育儿早教网

比如,一描写革命烈士,脱口而出:Bgp育儿早教网

抛头颅,洒热血。Bgp育儿早教网

一提到中华文化,出口成章:Bgp育儿早教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Bgp育儿早教网

错吗?没错。Bgp育儿早教网

可是今天这样,明天这样,后天还这样,不觉得有点腻味吗?Bgp育儿早教网

是时候打破这些习惯表达了。Bgp育儿早教网

如果提笔写文章,我们是不是可以提醒自己:Bgp育儿早教网

有没有更新鲜更合适的表达呢?Bgp育儿早教网

最简单的,就是用比喻。Bgp育儿早教网

比如,写中华文化,可以这样:Bgp育儿早教网

如长江之水,一泻千里,滔滔不绝;如巍巍泰山,高不可攀,叹为观止。这就是我们的中华文化。Bgp育儿早教网

形象、生动,新鲜的感觉,不就有了吗?Bgp育儿早教网

懒惰是一种病,得治。Bgp育儿早教网

写作者的惰性思维,习惯表达,妨碍创新,也得治。Bgp育儿早教网

06Bgp育儿早教网

控制泛滥的表达欲Bgp育儿早教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Bgp育儿早教网

读到好书美文,总是令人兴奋的。Bgp育儿早教网

可是,如果深陷美文的好词佳句,处处都想要搬过来,塞进文章,那可就有点“中毒”症状。Bgp育儿早教网

为了美,为了晒出好词佳句,为了满足自我美感偏好,不顾全文大局,终会得不偿失。Bgp育儿早教网

比如:Bgp育儿早教网

职场小说,第一章要写一场争吵。作者开篇,就来一段:Bgp育儿早教网

毒辣的太阳光让我们像小老鼠似的,在道路上东躲西藏,寻找着仅存的树荫。可是一旦入冬,这里却是寒风肆虐,大雪纷飞。远处的山连着山,风景秀丽。Bgp育儿早教网

这段环境描写,看上去很美,但为啥要写?Bgp育儿早教网

是为了烘托人物么?没有。Bgp育儿早教网

是为了推动故事发展么?也没有。Bgp育儿早教网

或许作者觉得少了这些描写,自己对不起自己,找不着美感了吧。Bgp育儿早教网

类似这样的“好词佳句”式的描写,于事无补,对全文几乎没有任何意义。Bgp育儿早教网

怎么办?Bgp育儿早教网

控制一下吧,不可让自己一厢情愿的表达欲,冲昏了头脑,以至于因小失大。Bgp育儿早教网

文质兼美,方能取胜。Bgp育儿早教网

文采和内容,就像硬币的两面,互相和谐,相互统一,才是恰到好处Bgp育儿早教网

共勉。Bgp育儿早教网

好课推荐:Bgp育儿早教网

Bgp育儿早教网

Bgp育儿早教网

THE END

TAG:虚词  和我  字句  老友  四字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