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法律常识

法律规定怎么算借款诈骗罪? 怎样的借款属于诈骗罪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6-11 15:10:04
The Beginning

一、法律规定怎么算借款诈骗罪?b3s育儿早教网

法律规定要想认定为借款诈骗罪,必须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b3s育儿早教网

1、行为人借钱的理由与实际用途b3s育儿早教网

在正常的民间借贷中,借款人会告知债权人借款的真实用途,让债权人知晓借出资金的用途和风险,从而做出决定。而在诈骗案中,犯罪人通常会编造一些虚假的借款用途,如投资、工程建设等正当而且有丰厚利润的项目,使被害人产生其借出资金安全并能及时收回的错误认识。b3s育儿早教网

而实际上,犯罪人在获得借款后会将钱用于一些高危或者无法收回资金的活动,如用于赌博、供自己挥霍等,从而导致被害人的资金无法收回。行为人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会反映出其借款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而借款时的理由与实际使用的异同,也可以反映出行为人在借款时是否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象的客观行为,是考察行为人主观心态的重要依据。b3s育儿早教网

2、行为人借款时的财务状况b3s育儿早教网

行为人借款时的财务状况是判断其是否准备归还借款的重要因素,行为人财务状况结合其对借款的用途,能够准确把握行为人的真实心态。在很多诈骗案件中,犯罪人在本人负债累累或者没有任何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通过虚构事实将自已装扮成富人或具有偿还能力,如谎称拥有房屋、土地、豪车等,在骗得借款后大肆挥霍,造成借款无法归还,此类情形应当认定行为人在借款时就没有偿还的意图。反之,如果行为人本人具有较好的财产条件,虽然通过虚构理由等手段获得了借款,并用于了赌博等活动造成借款无法按时规还的,但其所拥有的其他财产,如房产、汽车、股票等,能够保证债权人利益不受损失的,应当认定行为人在借款时具有归还的意图,不应认定为诈骗。b3s育儿早教网

3、行为人是否有掩饰真实身份或隐匿行踪的行为b3s育儿早教网

在借贷式诈骗中,犯罪人在犯罪之前会利用假名、假住址或假证件来掩盖真实身份,在得手后便销声匿迹。还有的犯罪人虽使用真实身份,但在骗得借款后或被害人追偿过程中,又通过更换手机号码、变更居住地点等方法来隐匿行踪,这些行为也能够反映出行为人不愿归还借款的主观心态,是判断行为人性质的重要依据。b3s育儿早教网

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过程中,应当结合以上三点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判断,准确把握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b3s育儿早教网

二、哪些情况下的诈骗会被加重处罚?b3s育儿早教网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b3s育儿早教网

骗公私财物达到上述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够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b3s育儿早教网

1、通过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b3s育儿早教网

2、诈骗救灾和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b3s育儿早教网

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b3s育儿早教网

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b3s育儿早教网

5、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b3s育儿早教网

借款类型的诈骗案件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从而向他人借款的案件。但是借款类型的诈骗案件及普通的民间借贷案件是存在着显著的区别的,前者是一种犯罪行为,后者是一种正常的民事行为。要想区分两者,必须需要综合考虑是否隐瞒身份,是否采取欺诈相关手段等因素。b3s育儿早教网

THE END

TAG: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