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避孕固然重要,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但光避孕是显然不够的,主要还是要自己有避孕的意识。说白了就是意识比措施要重要。很多人不能理解,那么看看下面的文章兴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今年世界避孕日中国主题为“科学避孕,我的未来,我的选择”,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科学避孕,提升年轻人避孕意识,改善生殖健康教育水平。中国每年进行人流的女性数量在1300万以上,其中反复人流的高达50%。另据调查,60%的青少年接受婚前性行为,22.4%的青少年曾有性行为。但与此同时,青少年对于避孕知识十分匮乏,主动避孕的意识也有待提高。也就是说,提倡科学避孕,意识要比措施更重要。
惊 6成婴儿的出生是个“意外”
“半数以上婴儿属于"意外"来到这个世界,避孕失败导致的怀孕超过有计划的生育。”在世界避孕日,有多家媒体都报道了这个消息。据悉,在200对接受调查的在沪一年内生育夫妇中,有128对夫妇是因避孕失败而无意得子,有计划、有准备怀孕的夫妇72对,在总数中不足40%,而在大部分夫妇生活中,避孕责任由女性承担。
从调查数据来看,128对计划外怀孕的夫妇中,65%以上平时由女方避孕,男性主动采用避孕套或其他避孕方式的不足20%,剩余部分则很少使用避孕措施。即便是对已具备抚养子女条件的夫妇来说,计划外的怀孕也易为母婴健康留下隐患。专家介绍,一般来讲,为保证生育质量,在怀孕之前男女双方都应该进行系统的孕前检查,女方应进行血常规、脱畸检查,而男方应进行精液常规检查等,双方还应排除一些不宜生育的传染性疾病和遗传病。而缺乏相应的婚前保健、孕前检查是目前孕妇发生妊娠期疾病和婴儿出现畸形、致死等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观念开放 性知识依旧匮乏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倪亚莉主任介绍,相关部门对我国性行为现状调查的数字显示,我国青少年首次接受性教育的年龄是15.1岁,远远晚于全球平均年龄13.2岁。仅比越南和印度提前,位列世界倒数第三。但是在我国首次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是18.3岁,这个年龄也低于法定的结婚年龄。同时,在中国,16岁以下计划外怀孕比例是全球最高的,达到17%;19岁或以下计划外怀孕比例为20%。而在其它发达国家,这个比例都在5%以内。
这些数字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的年轻人的性观念逐渐开放,但性知识的宣教却没跟上。调查同时显示,60%的大学生靠书报及杂志获得性知识,40%至50%左右的大学生靠网络来获取性知识,30%的男生和17%的女生则通过录像光盘获取。专家认为,这样的性知识获取方式既不系统,也不见得科学,更难免会受到不良黄色信息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很难获得性教育方面重要的有关社会性的内容,从而可能导致不正常的恋爱和性行为。
避孕意识还很淡薄
和糖尿病日、爱耳日、爱眼日相比,世界避孕日的知晓率明显较低。在记者此次采访过程中,一些专家也不愿意对这个话题进行过多讲解。同时,大多家长、老师也还羞于对孩子进行性教育。
在生活中,很多男性也认为避孕是女性的事情,不愿主动采取避孕措施。而孩子的发育提前网络等新兴媒体让非正常的性信息获取容易等因素也是意外妊娠增多的重要原因。市面上很多小摊卖的黄色书刊、音像制品,以及有性感镜头的电影电视、黄色网站,都能让很多中学生倍感好奇,萌发试一试的念头,结果就很容易出现早孕。专家建议,学生家长不能让孩子太放任自由,应该寻找合适的时机,多加强孩子的性教育,让孩子懂得自尊自爱,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侵害。
相关介绍
盘点常见的避孕措施
目前,安全套仍是适用范围最广的避孕方式。除此之外,口服避孕药、安全期避孕、结扎、放置宫内节育环等避孕措施也比较常见。
其中,口服避孕药、安全期避孕可以说是舒适度最高的避孕方式;而安全套舒适度要次于口服避孕药和安全期避孕,部分人会有隔靴搔痒感。而结扎手术的手术过程会出现不适,比如局部疼痛和红肿现象,但两三天后这种“手术后遗症”就消失了。相比之下,放置宫内节育器是产后避孕首选的措施。虽放置节育器后会有腰部酸胀等不适,但新一代的节育器对月经量多和宫颈口过松的女性更为适用。
对于年轻人,恋爱除了需要浪漫,还需要以理性来引导,恋爱中一旦有性行为发生时,应正视避孕、重视避孕,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酿成终身遗憾。据悉,常规口服避孕药因为具有近100%避孕效果,不会影响今后生小孩,不会影响性生活的舒适度,而且还具有很多健康益处,是有单独固定性伴侣的年轻女性的理想选择。安全期避孕和体外射精均不可靠,不宜采用。安全套适用于不安全性行为,可预防性病。专家建议紧急避孕药(事后避孕药)1年内最好不要超过3次。